江海洋阅读
扫描关注网站建设微信公众账号
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

微信推应用号:猛虎(微信)吞噬多少夜莺(APP),才能学会歌唱?

刘志刚2016-01-13行业新闻 2794

t011dc2fd6f3b53a1e6

文 | 刘志刚

10年左右,腾讯可谓是什么火做什么,搜狗输入法火了,QQ输入法随之问世,跑跑卡丁车火了,QQ飞车便成了最大的不速之客,如此种种,不多赘述,这是几年前用户关于腾讯的认知。然而产业链的全面铺开,却并未给腾讯带来多么强有力的护城河效应,纵然凭借着庞大的用户群体,在一些领域占据了些许市场份额,但多领域覆盖并未真正形成生态,猛虎吞噬了伶俐的夜莺,也并未由此学会歌唱。

近年来,腾讯不断做减法,瞄准自己社交核心竞争力,反复打磨,值此背景下,微信横空出世,问世以来,用户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,据大数据分析用户平均半个小时刷一次朋友圈。市面APP林林总总,弱水三千,用户独饮微信一瓢。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,社交之外的,LBS、营销、微商等各种商业形态夹杂而来,微信也逐步成为腾讯旗下连接一切的载体。

唐朝开国之初,以考取士,李世民得意地说:“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。”现在,微信就是这样一个彀。不过,这些在腾讯看来俨然不够,当下的微信仍不足以承载一统移动互联网江山的野心。于是不久前的微信大会,微信教父张小龙推出“应用号”概念,大有干掉市面其他APP之嫌,应用号的问世又将对如今的APP生态产生哪些影响,红了谁的樱桃,又将绿了谁的芭蕉那,微信这个“猛虎”吞噬掉其他“夜莺”APP,能否学会歌唱那?

应用号问世:红了谁的樱桃,又绿了谁的芭蕉?

在微信大会上,张小龙抛出了“应用号”的概念。核心意思就是说微信将变成一个内部的 App Store,相当于有了一套自己的OS系统,只是形式不再是单一的APP,而是基于微信系统内,就如当下的订阅号,服务号一样。该讯息一出,瞬间就能引爆整个移动互联网,毕竟微信的影响力太大了,那么应用号的问世,对目前的商界来讲又将红了谁的樱桃,绿了谁的芭蕉那?

事物都有两面性,首先从有利的一面来分析,开发者来讲易于开发,设计者不需要关心界面设计,布局,用微信提供的交互方式就好,只需要写服务器端的代码,另外兼容性好,一次开发,可以涵盖Android ,ios等平台。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讲,尤其是如今方兴未艾的O2O创业公司,程序员、产品经理年薪普遍20万左右,这些人力成本的开支占据支出的一个大头,微信应用号的推出无疑可以减少此项成本开支。

对于地推人员来讲,这部分人员虽然工资不高,但是量级却很大,而且就目前来看,一个APP不仅获客成本极高,而且忠诚度并不高,望京等地的扫码一条街就是明证,好多所谓的用户在获得礼物后随之就是卸载,即使留存下来的用户也是僵尸粉,而将APP建立于微信内部,可以将此类损失降低。有微信强大的用户体量在,只要对细分需求挖掘足够深入,不用受制于应用分发平台的控制,不用担心没钱刷流量,用心做好一个功能,就可以获取足够的流量。

对初创公司来讲,也许前期会是见好事情,但是短暂的即时正面效应能抵消掉长远的负面效应吗?如今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,任何一家公司都知道数据的重要性,多年积累下来的数据也许会成为重新起航的支点,可是如果嵌入微信生态体系,最终难免沦为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的下场。另外,即便商家基于微信端开发应用号,腾讯服务器也是个问题,以过年抢红包为例,瘫痪了多少次,自不待细说。鉴于此,独立APP与基于微信应用号的开发对用户体验上来讲,绝对不在一个量级的,对于业务系统繁多的APP来讲,自己开发显然要优于微信应用号。

微信完全代替APP的可能性,比手机平板代替PC的可能性要小多了。微信应用号相当于一个在万达广场开的一个商场,入驻可以引流,但是却要处处掣肘于他人,独立APP相当于专卖店,逼格高,自主空间大。

对于不久之后的这波应用号潮流,美团、滴滴之类的独角兽企业,在打磨自家APP的同时,像当初申请订阅号一样,去开发应用号也是不错的选择。对于初创公司来讲,资本寒冬时代,应用号的推出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获益的,先活着永远胜过于绚丽的谢幕。在一个现象级产品面前,不管它推出什么新举措,企业保持一个尝试的好奇心,总归是稳妥的。

应用号猛虎吞噬夜莺”APP后,能否学会唱歌?

应用号的推出,当下如日中天的微信势必要在江湖上引起涟漪。分析完应用号对于企业的影响外,微信应用号这个重大的决策,对于微信自身的生态系统正面能否大于负面那?吞噬掉其他各家APP的微信应用号,自身能否发生幂级数成长那?我们以微信本身来讲,微信官方的定位是连接一切,通过庞大的用户基数,架构起自己庞大的移动互联帝国。那么用户怎么想哪?用户基于微信上的收益又是什么那?

微信之所以粘性强于其他APP在于其社交功能,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,社交是人的基本需求,所以从定位上来讲,这是微信活跃频次高的一大根因,但这并非微信本身功能设置完善等带来的用户。以微信朋友圈功能来讲,无限制的量级营销,微信订阅号的野蛮生长已经影响到了本来纯粹的社交需求,微商前几年又流窜于各大群中,尽管现在稍加控制,但微信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像是一枚印章,即便这枚印章慢慢消逝,但总会剩下那么一块红印,消褪不去。

微信起初通过QQ庞大的用户基数才得以迅猛发展,很难说如果腾讯没有QQ的用户基数能有次规模。,微信在国内用户众多,但是很难走出国门,不像Facebook那样,火遍全球。从Facebook收购WhatsApp,就昭示了一个问题,欧美国家的移动版图是,社交的归社交,通讯的通讯。也就是说,私人空间与公众生活界限分明。微信不然,集结通讯、社交与平台化于一体,这是立体式的思维,但也酿成了信息过载的问题。更别扭的是,国人还不能明晰公与私的边界,信息这条河流的闸口开始泄洪,游在其中的人,还不明白什么是隐私?什么是信息,什么是公众传播?于是形成今天的各种奇葩,什么都晒,什么都吐槽,什么都转发,即使对方躺在手术台上,小手一抖也点了一个冷酷的赞。再看微博的日益没落,很难说不是营销过度造成的。

对于用户本来讲,看中的是产品体验,功能上的独具匠心,对于官方连接一切的野心并不感冒。当初微信与QQ的同室操戈,微信最终胜出,靠的就是单纯的社交优势,QQ就是承载的功能过于繁复,眼都看花了。如今微信发展到今天,更多的不应是加法,而更多的是减法,把社交功能做的更加炉火纯青才是王道。

妄图吞噬掉其他“夜莺”APP的“猛虎”微信,最后是放声高歌,还是把自己撑死,我们拭目以待吧!

——————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本文作者刘志刚,个人微信号lzg19900917。百度百家,今日头条,搜狐,网易等二十余家媒体专栏作者,长期专注于TMT领域深度报道,转载请保留版权。

文章关键词
微信应用号
APP
吞并